福州市教育局关于2008年福州五区
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见
各区教育局,各有关中学,市直小学,福州实小、师大附小、农大附小:
为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2008年我市初招工作继续实行由市宏观指导,各区全面负责并组织实施。各区必须根据市教育局意见精神并结合各区具体情况拟定初招实施方案,保证所有小学毕业生都能到初中就学,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实施。现就2008年福州市五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初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方案
2008年我市五区初中招生工作继续实行“中小学相对就近对口入学”的总体方案。小学毕业生总体上按中、小学相对就近的办法安排到初中入学。
二、有关政策
1、户籍关系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但在仓山和晋安两区的农村小学(学校名单附后)、马尾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若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升初中,可由户籍所在地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初中入学,学校不得拒收,也不得收取借读费。
户籍关系在我市五区,但在五区以外地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应在就读地参加毕业考试后,在规定时间内(7月17日之前)持“两证”(户口本和房产证)回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报名,由区教育局根据就近原则安排初中入学。“两证”齐全的安排在片区小学对口的初中入学,“两证”不齐全的安排到尚有余额的初中入学。学校不得拒收,也不得收取借读费。
2、户籍关系在仓山和晋安两区的农村、马尾、八县(市)以及福州以外地区,现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城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如需留在城区初中借读的,可向所在区教育局申请留城升初中(此类学生简称“留城借读生”)。除少数生源爆满的初中校外,留城借读生按对口升入初中就读。
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凡经批准的留城借读生,原则上不能再回户籍所在地入学,也不能回原籍入学后再到市区借读。
3、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提供“三证”:①原籍户口本和父母身份证;②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就业所在街道出具的劳动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③暂住证。对于无固定职业、住所的外来工,要引导他们的子女回原户籍地就读。
除少数生源爆满的初中校外,农民工子女按对口升入初中就读。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4、台商子女按“小学对口”原则升入初中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也可以选择本区内有开设台生班的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
5、在我市投资的外商以及港、澳商子女要求在我市五区初中入学的应予以妥善安排,并按借读生规定办理。
6、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我市“软件园”引进的技术人才、在金山工业区投资8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者以及引进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3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子女要求在我市初中入学的,按《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驻榕企业高管及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办理。
7、确因拆迁并在异地安置住房,户籍关系也已迁移的拆迁户,经区教育局审批后,可安排到户口所在地附近尚有余额招收新生的初中入学。因拆迁尚未安置的,由暂住地教育局根据生源状况给予安排入学,招收学校不得收取借读费。
三、入学报名工作
1、初中入学的报名工作由各区招生办负责。各区初中招生实施方案应传达到每一所小学,各小学应将《初中招生指南》传达到每一位小学毕业生和家长,让他们熟悉招生程序,了解有关政策与规定。同时,区、校应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初中招生工作公示。
2、凡具备报名条件的学生,应按规定的时间在原毕业小学报名。
3、小学毕业生的户籍以报名时(5月5日)的户籍地为准。(留城借读生、外地回来学生的学生档案应附学生户籍复印件)
四、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
各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在把好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质量关的基础上,综合学生平时成绩与表现实行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综合评定要力求公正、客观、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评定成绩一律采用等级制。
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英语听力占30%)三科,英语学科的考试办法和命题难易度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小学毕业考试全市统一安排在6月20日(星期五)举行。
上午:8:30-9:50 数学
10:10-11:10 英语
下午:2:30-4:30 语文
凡小学毕业生语、数两科综合成绩(含补考成绩)均及格者,发给小学毕业证书,全部安排初中入学。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可发给小学结业证书,同时对口安排到初中就读,对口中学必须为其建立学籍。
五、特色校和特长生招生工作
为促进传统项目学校办学,一些办学条件许可,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成果显著的中学可以招收一些学有专长的新生。特长生招生必须严格实施“阳光工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把关,招收真正符合条件的学生。学校招生不得增加除规定的外语面试内容或专业测试内容以外的任何学科、任何形式的测试。特色学校及体艺传统项目学校不得向户籍在福州五区的所招学生收取借读费(民办英华英语学校需收费)。凡按特长生资格招收入学的学生,必须服从学校安排,积极参加训练;对个别拒绝参加训练的学生,经学校多次教育无效者应退回原对口中学就读。
1、特色学校招生指标
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可选报下列特色校中的一个志愿,经学校面试择优录取。
外国语学校招收5 个英语班、1 个日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招生对象均不含户口在五区外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
英华英语学校招收 4个英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华侨中学招收 2个英语班,招收在五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招生对象均不含户口在五区外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
十四中招收 2个英语班,招收在台江区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招生对象均不含户口在五区外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
十八中招收2个班科技创新特长生,主要招收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以及计算机、动漫、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学有特长者(招生对象均不含户口在五区外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
2、体艺传统项目学校招生指标(招生对象均不含户口在五区外需回原籍录取的学生)
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可选报下列学校中的一个志愿(报名条件详见《招生指南》)。
屏东中学男篮 5 名,田径5名,音乐5名;
延安中学女篮 5 名、美术(含书法和素描) 25名、游泳 5 名;
十六中男女排球各5名、田径5名;
外国语学校足球 5 名;
十八中女篮 4名、游泳 6名、女排4名、田径6名、声乐舞蹈30名;
教院附中男女排球各5名;
十九中美术(含书法和素描)50名;
三十八中田径 5 名;
闽江学院附中民乐20名;
十一中田径10名、羽毛球5名、交响乐 20 名;
十五中羽毛球5名;
十二中乒乓球5名;
方舟学校美术(含书法和素描)90名。
六、民办中学招生办法
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凡经市教育局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中学均可面向五区招生,筹建学校不得招生。五区小学毕业生可向所在小学填报五区内三个民办中学志愿,先招第一志愿,再依次招收第二、三志愿。民办中学初中招生计划另行下达。
民办中学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招生秩序。初中招生实行集中招生,不得进行择优考试,严禁乱收费或提前收费。招生工作由区初招办负责管理,招生录取由市教育局审批。民办教育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切实督促各民办学校遵守招生有关规定,维护初中招生正常秩序。
附件:1、福州市区2008年初中招生对口方案
2、2008年五区初招日程安排
3、福州市五区农村学校名单
福 州 市 教 育 局
二○○八年四月廿五日
主题词:教育 初中 招生 意见
抄 报:周宏书记、朱华副市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宣传部
4、十五中对口招生中不含留城借读生和农民工子女,留城借读生和农民工子女由台江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教育学院附中对口招生中不含凤乐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农民工子女,凤乐小学的留城借读生和农民工子女由台江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仓山区:二十一中、三十中、城门中学、盘屿中学、螺州中学、永南中学、义序中心小学、阳岐小学、盘屿小学、吴山小学、吴凤小学、半田小学、尚保小学、齐安小学、塘池小学、城门中心小学、敖峰小学、胪雷小学、龙江小学、浚边小学、蒋宅小学、湖际小学、梁厝小学、下洋小学、潘墩中心小学、林浦小学、胪厦小学、岚湖小学、谢坑小学、后坂小学、别头小学、冯宅中心小学、台屿小学、建华小学、透浦小学、东方小学、冠洲小学、凤岗小学、螺洲中心小学、杜园小学、乾元小学;